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进入高发期!省卫健委最新通知…

10月19日,记者从安徽省卫健委获悉,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进入高发期,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召开全省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业务培训视频会,部署各地、各医疗机构加强应急值守,统筹医疗资源,主动公开儿科、急诊和发热门诊等科室的设置信息和联系电话,确保患儿及时就诊。

《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要充实临床一线医疗力量,加强应急值守和合理排班,严格执行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根据患儿就诊高峰情况,在儿科、急诊和发热门诊等科室,及时增加出诊医师数量,安排有经验的高年资医生出诊,避免出现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等问题。同时加强药品和物资储备,特别是儿科用药的储备,保证满足临床需求。

《通知》强调,各地要根据患儿病情科学实施分级诊疗,畅通转诊渠道,轻症肺炎患儿于社区或基层医疗机构治疗。重症肺炎或具有高危因素的患儿要及时就近转至具备诊治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各级医疗机构要增加住院床位,保障需要住院的儿童及时收治。

此外,《通知》规定,各地、各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的要求,强化早诊早治,积极给予对症治疗,最大可能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严格执行门(急)诊预检分诊、消毒工作,加强医患防护,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积极开展基层医生儿科急救以及常见病诊治培训,重点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流感病例的早期识别和治疗能力。


治疗支原体肺炎首选药物是啥?需要住院吗?权威解答→



近日,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主要以儿童为主。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需求增加,引发关注。目前已知,青霉素和头孢对肺炎支原体完全无效。那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首选药物是什么?是否会产生耐药性?什么情况下需要住院治疗?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日前进行了解答↓

01

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

首选药物是什么?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近年来,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广泛应用,儿童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

02

一旦出现耐药

有无替代药物?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如果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出现耐药,有两类替代性药物。
  • 一类是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对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有确切疗效。由于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8岁以下儿童属于超说明书用药。米诺环素的作用相对较强,多西环素的安全性较高,在推荐剂量和疗程内,尚无持久牙齿黄染的报道。 

  • 另一类替代药物为喹诺酮类药物,常用的为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由于存在骨骼肌腱方面的潜在风险,我国18岁以下儿童使用属超说明书用药。临床上,大环内酯类药物仍作为一线药物推荐使用,但存在耐药时,亦可根据病情选用四环素及喹诺酮类药物。

03

支原体肺炎如何治疗?

是否需要住院?
 


首先看支原体肺炎是轻症还是重症。轻症经过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治疗,一般均能控制病情,但体温正常后,咳嗽可能还会持续2周左右,胸片肺炎阴影基本均可吸收,可不复查胸片。 

重症患者需要住院,通过大环内酯类药物静脉输液治疗。因我国耐药率高,之前若用过大环内酯类药物3天无效可更换为新型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等,更严重的应用左氧氟沙星等药物。重者可能有混合病毒或者细菌感染,也需要加用相应的药物联合治疗。

04

国产、进口阿奇霉素

效果有差别吗?

目前治疗的药物基本国产化,尤其阿奇霉素,效果和国外进口基本一致。




疾控提醒
尚无针对性疫苗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关键


日常生活中

我们该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安徽省疾控中心近日发布提醒

目前尚无针对性的

疫苗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因此加强日常防护

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关键

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01 多通风

居家经常开窗通风,每天室内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

02 少聚集

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近距离接触,必要时戴好口罩。

03 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手卫生,如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应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揉搓双手,并用流动水冲洗至少20秒。

04 勤锻炼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合理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05 讲卫生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肘挡住口鼻,并做好手卫生,不可直接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06 早就医

儿童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尽量居家休息,如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或久咳不愈,应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内容 / 综合整理转载自安徽疾控、央视新闻等“乐活宿州”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557-2980557,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有话要说...